【原创】 悖论?人际网络的复制与创新

我的日志

在我们这个时代,从汽车业,到信息产业,再到互联网相关IT产业,涌现了一大批基于创新而发展壮大的企业。IBM、微软、思科、英特尔、苹果、谷歌,一系列的成功典范激励着人们创新。

       从市场学角度,大企业创新,小企业跟进,信息时代的如今,创新可以让中小型公司迅速占据制高点,以小博大。这个时代流淌着创新的血液,不停上演着因创新而带来的巨大财富。

       直销业,在任何一个直销会议中,都可以频繁听到复制这个词汇,几乎演变为行业口头禅。复制保证成功,跟随系统等等不绝于耳,那么这个复制是不是与这个时代创新的血液有冲突呢?现有直销奖金制度本身就是用来激励用,也是对公司利益的一种保证。没有发现那个公司做个慈善制度。

       简单易复制,复制保证成功,这样的措辞不停在鼓励行业人。这些话,也是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基层经销商的创新积极性。

       而没有强力系统支撑的异地网络,凭借简陋的经管二十条,依托人性趋利的阴暗面,发挥其自我调节性,其创新程度发展到如今令人瞠目。从限制自由、大锅饭、地铺,变异到全自由人身、经典的"负面调控“悖论、民间资本相关理论,再进一步发展到最新的舍弃国家暗中支持论调的资本孵化异地,及全自由退款的天使体系。三四年时间,在全面强势的打传舆论之下,飞速变异,压力导致创新,这句话放在异地网络的现象中来看,宛如量身定做一般准确。在这种变异之下确实会让人产生“异地网络合法化大势所趋”的错觉。

       非法的异地网络都能这么快飞速变化,合法的直销呢?看直销,看现状,都不可能绕开安利完美,不可逾越。所有直销公司多少都有安利出来的人,都有安利的影子存在。甚至“在安利成长在完美成功”这样的话听到耳朵起茧子。安利这些年创新了多少呢,他毕竟是个外企,那么他的模式到底适合不适合中国?

       但凡所有外企进入中国,基本都要因为中国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现状,做适度或者大量修改,作为适应本土的必然过程。安利在国外的操作与国内操作有多大区别,易铁不知道。但是国内各直销公司普遍把挖安利团队作为首选目标,把安利当作标杆竞争,本身就表明安利模式为各公司框架的一部分(挥之不去?)。泛化到整个直销业去看,安利不能代表直销,更不代表其他公司也是安利模式。未来还要看哪个公司把“中国特色”能首先发挥出最大效果。外企有外企的优势,民企一直按着外企模式走,骨髓里的那些东西到底适合不适合国情,安利模式制造出来的正面效益和负面效应,对碰了这么多年,火花儿都被“简单易复制”这句话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
       新的模式频繁亮相,各种更具低调特点的模式频现,就是不见具备超越安利的存在。反而安利模式的操作更多被嫁接到新模式中。到底是不是越走越歪?不知道,没人敢下这个结论,否定标杆的罪过太大。反正多忽悠团队平移短期内是可以迅速扩大销售额。至于哈药中脉这样的企业是否有创新性元素冲击安利模式。目前看来没戏。

       如新、克缇之类低调的几乎找不到,他们是如何生存的呢?行业人是否都认为他们发展太慢,没有学习的价值?直销界离开团队肯定没得混,离开安利的影子是不是也没得混?是不是都太短视、太亢奋了?创新,就在身边,只是被复制、系统之流的声音淹没了,如蚊子一样的声音,而且还很怯懦。最新那个“安利:调查背后之直销启示”姑且不去理会发表文章的背景,二八定律被这样运用,也是个人才了。既然承认了百分之二十成功率,那么你还会选择无视百分之八十吗?

       失败乃成功之母,百分之八十的失败不仅仅是失败了,是否可以夸大的说是模式的失败。因为这个比例与行业标榜的“共赢共富”相去甚远。这个失败里面可以学到多少东西,可以反思多少创新?

       三生,都号称直销皇马了,赵元甲是否有步陈德发后尘的迹象?按三生的规模,一年之后如果负面与正面效益对半开的话,这个模式就可以被否定了,存在不代表成功,存在仅仅是一个现象而已。安利这种毁誉参半的标杆榜样,也许...............只是就业机会匮乏的时代背景之下,一个政策性的偶然因素。

创新,与系统,与复制,不是对立。而应该是相辅相成。

(易铁个人观点:激励与亢奋一线之隔,效果确实天差地别。外行说直销,别见笑,对直销来说,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负面,抱歉!)

«上一篇:公益,在这个时代,注定了太多悲剧色彩!   下一篇:多层次融资的风险投资»

评论(1) 点击次数(8404)
评论(共1条评论)
  • apollowang 说:向资本运作学习。

    2009-12-08 01:29:10

    我对传销深恶痛绝, 可我许多不错的朋友资本运作做得很来劲。 因为其手法的不断演变使其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之一。 其实太阳神直销的制度去年微调了一下, 车房大奖引入了出局制。
用户名: 密码: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。